預處理又稱初步處理,通常是指污水處理廠或水處理廠的進水口,通過一些特殊的處理設備或構筑物,對污水進行簡單的處理,去除水中較大的雜質和長纖維,影響后續設備的正常運行,如漂浮物、沙粒、果殼和纖維。所涉及的技術包括機械格柵?、篩網、沉砂等,對于水質和水量變化較大的工業廢水,在處理前必須對水量和水質進行平衡和調整。
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江河湖泊中往往含有大塊的懸浮物和漂浮物,如塑料瓶、塑料袋、碎布、棉紗、木棍、樹枝、水廠等,機械格柵的基本結構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格柵條在一定距離處傾斜成的框架在廢水流經的渠道入口或泵站的集水坑處,截留水中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防止水泵、管道和處理設備堵塞。
機械格柵的分類:
根據網格間距(網格條之間的凈距離),網格可分為三類:粗網格、中網格和細網格。一般采用厚薄格柵相結合的方式。
1、粗格柵
粗格柵的網距(格柵條之間的凈距)為40~150mm,一般為100mm。格條結構采用金屬直格條,垂直排列。一般無清渣機,必要時采用人工清渣。主要用于粗浮物體的分離。
這種格柵主要用于地表水取水構筑物、城市排水合流管道提升泵房、大型污水處理設備廠等,去除經過這種格柵后的樹干等水中粗浮物,為了進一步攔截碎片,通常需要設置一個網格距離較小的網格。
2、中間格柵
在污水處理中,有時也采用格柵作為粗格柵,格柵間距范圍為10~40mm,常用格柵間距為16~25mm,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除個別小型工業廢水處理采用人工除渣外,一般采用機械除渣。
在早期的設計中,格柵的間距是以不堵塞泵葉輪為基礎的,對于較大的泵可以選擇較大的格柵。近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采用較小的格柵間距,盡可能地清除漂浮物。
3、細格柵
細格柵間距為1.5~10mm,常用格柵間距為5~8mm。近年來,細格柵設備解決了格柵縫隙堵塞問題,并能有效清除小塑料瓶、小塑料袋等小雜物。細格柵能明顯提高處理效果,減少初沉池表面的漂浮物。對有孔板配水裝置的污水處理廠進行后續處理時,必須清除這些小雜物,以免堵塞配水孔。
平面機械格柵一般由格柵條、框架和清渣機構組成。平面格柵由不銹鋼、鍍鋅鋼等金屬材料焊接而成,格柵條截面形狀為矩形或圓角矩形。